儿童口腔问题,要找靠谱的牙医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刚刚过去的3·20 “世界口腔健康日”,引发国人对牙齿的关注。
如今,市面上的饮料琳琅满目,有些饮料一瓶的含糖量就超过10块方糖。这种高糖的饮料,对牙齿会带来哪些伤害?又该怎么喝才健康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梁宇红教授建议控制饮入频次,喝完用清水漱口或者刷牙,如果用吸管来喝饮料,也可以间接地减少饮料在口腔中滞留的时间。
有媒体报道,一位5岁男孩军军(化名)每天至少饮用3瓶可乐,加上没有良好的睡前刷牙的习惯,原本20颗正常牙齿烂掉了大半,只剩下6颗小黑牙。梁宇红教授表示,这是由于孩子长时间饮用过多含糖的饮料,加上对牙齿的清洁不到位,导致龋齿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爱喝饮料,它的味道、色泽会给人带来愉悦感。然而,市场上一些饮料中所含糖分非常高。“有些饮料一瓶的含糖量就高达10块方糖。”梁宇红教授介绍道,“这些糖滞留在口腔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洁,口腔内部的细菌就会将糖代谢并生成各类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长时间滞留在牙面上,会慢慢地腐蚀牙齿,最终可导致牙齿脱矿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再往下发展牙齿会疼痛、肿胀,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提前脱落。”
牙齿脱矿还有一种较为大众的说法——“可乐牙”。因为牙齿脱矿的患者大多拥有一个共同习惯,即喜欢可乐等含糖碳酸饮料。此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专家赵卫玉对市售的18种含糖饮料进行评测,结果显示可乐等碳酸类饮料含糖量位居前列。加上该类饮料本身具有较低的PH值,酸性的饮料与高含量的糖更加剧了牙齿脱矿的可能性。
如何减少脱矿现象的发生呢?梁宇红教授建议,少喝这类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如果总是忍不住想喝,最重要的是控制饮入频次,如果要喝就尽快喝完,喝完用清水漱口或者刷牙。另外,用吸管来吸含糖饮料,也可以间接地减少饮料在口腔中滞留的时间。
最后,梁宇红呼吁,多漱口、勤刷牙、少喝含糖饮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口腔疾病。
梁宇红
女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根管治疗疗效及关键技术研究, 牙髓根尖周病影像学研究。
临床专长:
牙髓根尖周病诊断和治疗,擅长利用先进的三维影像学技术诊治复杂疑难牙髓根尖周病,在疑难根管治疗以及并发症处理方面经验丰富,在显微牙科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经验。
主要经历和成就:
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于荷兰自由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牙科研究中心(ACTA)获得PhD学位。
现任职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兼任北大国际医院口腔中心主任。参与编写《牙体牙髓病学》长学制教材、《实用口腔科学》第四版、《医师资格考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指南》。
学术团体和任职: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考官、命审题专家,口腔类别外国医师在京行医资格考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委员,并担任CJDR、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审稿人。
社会兼职: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常委
北京市口腔医学会镇痛与镇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急诊委员会常委、牙体牙髓专委会委员
中国整形学会牙颌颜面分会理事、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委员会委员
JOE、EEJ、CJDR、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审稿人
版权声明:所有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我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