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大口腔


“吴医生,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今年考上了X大口腔专业啦!感谢您耐心细致的治疗和一直对我的鼓励,在我心里播下了学医的种子,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像您一样有温度的医生。”这是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吴梦婕收到的消息。回忆起十多年前这位患者就诊的情景,吴梦婕还记忆犹新。
可喜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孩子的咬合和面型问题逐渐改善,原来有点自卑甚至不爱张口说话的小罗同学,在一次次复诊中性格也越来越来越开朗。结束治疗后的第8年,已经读完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小罗再次回到吴梦婕诊室复查,“除了复查一下,最重要的想要看看吴医生,她是我学习和进步的榜样!”这个阳光大男孩笑着说。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 吴梦婕总是跟教导学生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她不仅是这样教育学生们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2017年,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技术及拓宽科研视野,工作生活各方面已经进入舒适区的吴梦婕,继续追寻自己梦想的殿堂。她远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继续深造。在麻省总医院学习和工作的两年里,吴梦婕不断奔走在门诊、手术室与实验室之间,抓紧一切机会交流学习,同时还不忘将所见所学记录下来,分享给国内的同行朋友们,帮助大家一同进步。
“在哈佛的两年她学到了很多,回国后也对自己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吴梦婕坚信,追求卓越,不断精进,路才能越走越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颜值也更加关注,但是由于缺少对正畸的专业了解,不少患者会走上“弯路”。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牙齿影响颜值,两三岁的小孩就给带上了牙套。近期一则关于“年龄越小带牙套越好吗”的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热搜榜。对此,吴梦婕表示,家长对牙齿情况适当保持关注并不是坏事,这样能够较早的发现各种牙齿问题,进而在何时的实际进行早期干预。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不需要矫正、何时矫正,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
跟着吴梦婕上门诊的学生们总是感叹老师惊人的记忆,不用看病例就能非常准确地叫出患者的姓名,也能清晰地记住每个患者一两年前来初诊的样子。吴梦婕对初诊患者的第一句话总是“你好,我能帮到你什么?”对于复诊患者, 她更是像老朋友一样亲切。曾有年轻医生请教医患相处的秘诀,吴梦婕将其总结为同理心和专业的结合。“我真的太能理解家长带小孩去医院看病的心情了”,吴梦婕说:“正畸治疗一般长达两年,花费也不低,患者对治疗计划的疑虑,对治疗过程的担忧,对治疗结果的不确定,其实都是非常合理的。我们作为医生,要正视患者的这种心理需求,每一个患者从咬合与面型来说,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追求功能与尊重需求的同时要努力去探寻他/她特有的美,每一个方案都该个性化慎重考虑。善于倾听,做好每个治疗阶段的解释,消除其疑虑,在沟通中强化信任”。
2022年上半年,新冠肺炎新变异株“奥米克容”来时汹汹,浙江周边地区疫情此起彼伏,医院党委迅速精密部署,组建浙大口腔核酸采样队。吴梦婕主动请缨,先后支援杭州、嘉兴、宁波等地核算采样工作。2022年4月,在上海疫情最吃紧的关头,吴梦婕作为援沪医疗队的副队长,与队员们连续奋战24天,挑战身体和心理极限,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支援任务,生动诠释了“大者至上、厚德逆行、自强博学、不息初心”的浙大口腔抗疫精神。
图 文| 口腔正畸学科 宣传统战办
往期精彩回顾
喜迎二十大|浙大口腔召开庆祝建党101周年大会

携远志赴未来,2022届浙大口腔毕业典礼举行!
浙大口腔启动抗美援朝老英雄“口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