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大口腔

第四届“口腔好医师” 
近日,浙大口腔第四届“口腔好医师”公布,吴梦婕、刘湘涛、刘宇、樊立洁、胡军、王雪飞获第四届“口腔好医师”称号。小编将持续推出“口腔好医师”特辑,分享他/她们的从医故事。

刘  宇博士、副主任医师、口腔医学博士,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副主任,兼华家池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华家池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一病区副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口腔急诊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解剖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级师资等。擅长口腔颌面肿瘤诊治、头颈颌面部畸形及缺损的整形修复、口腔癌个体化精准治疗等。

从事口腔肿瘤诊疗多年,刘宇坚守患者身体康复与高质量、有尊严的活着的执业理想,以青年临床科学家的思维提升自我,既是一名优秀的医师、也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勇于挑战复杂程度高、风险极大的头颈肿瘤的根治与修复重建,常常一台手术至少10小时以上,手术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紧张和集中的状态,背后是汗水与长期的学习积累沉淀,不愧是“手术强人”。

医/学///
   让肿瘤患者更有尊严与质量地生活    
刘宇常说:“选择做外科医师,就是选择了需要更多的付出、耐得住寂寞、不怕劳累与辛苦。我们头颈肿瘤外科医生,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要让患者高质量、有尊严地活着。”

口腔癌在全球年发病人数超过30万例,5年生存率为50%~60%,每年造成14.54万人死亡。虽然近年来有部分通过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口腔癌的报道,但根治性手术仍是治疗口腔癌第一选择。而手术往往涉及到很多重要的解剖结构,直接关系到患者呼吸、吞咽、发音言语、视力、听力、咀嚼、味觉,甚至颈动脉、颅内和胸腔等功能,因此口腔癌的外科治疗必须兼顾功能重建,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57岁的老陶是台州人,从20多岁起就每天保持两包烟、半斤白酒的习惯。3个月前,老陶发现舌头下方疑似长了“溃疡”,按“口腔溃疡”治疗两周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痛了,吃饭睡觉甚至连呼吸都觉得痛。 在当地医院病理活检后明确为“鳞状细胞癌”。老陶当即就收拾行李来杭州看病。

刘宇团队接诊评估,明确老陶患的是右口底鳞状细胞癌(cT3N1M0),大小约6x3cm,已经侵犯整个舌头下方。刘宇带团队为老陶施行“口底颌颈联合根治术+游离血管化前臂皮瓣修复”手术,整个手术持续了11个小时。

术后恢复期间,刘宇每天都会去“看望”老陶,周末也不间断,坚持查房跟进恢复情况。

老陶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刘宇中右)

刘宇笑言,他们对待患者的皮瓣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见老陶口底巨大的“菜花”变成了一块完好的、移植来的“补丁”,术后恢复良好,并不觉得疲惫。

精/医///境
   敢探索创新,为患者选择最佳方案    

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学科副主任,刘宇深知医生本身也是科研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他不断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致力于头颈肿瘤精确诊断、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精准重建的相关研究,将数字外科技术与头颈肿瘤的治疗紧密结合,力求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同时着手于研究明确肿瘤边界的材料及技术,达到精确切除肿瘤,避免过度损伤正常组织。

刘宇在手术中
67岁的老梁在今年4月份时突然发现左边脸颊肿大,但又没有明显不适,一直没有去医院就诊。直到6月中旬才来医院检查,摄片发现左下颌骨内有一个很大的肿瘤,虽然考虑是良性的肿瘤,但为了达到根治的效果还是需要将部分下颌骨整个切掉才行。
入院后,刘宇团队为老梁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根据测量,老梁需要切掉长度为5cm的下颌骨,再用自体骨移植进行重建修复。团队一开始考虑用血管化腓骨进行修复重建,但刘宇提出老梁的缺损范围较窄,且后续有种植修复考虑,需要恢复缺损区的高度,为了老梁术后能更好的恢复功能,提议选择难度更大、风险更高但更适合老梁的血管化髂骨移植,并为老梁设计了一套完善的、个性化的数字化手术方案。
手术持续了9个多小时,在数字化导板的引导下,移植的髂骨完美修补了缺损的下颌骨,术后的复查结果也提示,老梁的下颌骨高度及宽度均得到了完美的恢复。
以信念为帆  乘风向前  
ZJUSS 1976
外科医生的职业道路上充满了风险与挑战,刘宇正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丰富自己的武器库,来应对这些挑战。

对于获得“口腔好医师”荣誉,刘宇说:“目前取得的一点成绩和荣誉来自于团队的努力,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和认可是我最大的满足,但荣誉只代表昨天,做好医生仍然有很漫长的路要走,需要再接再厉!

图  文 | 口腔颌面外科学科  宣传统战办

审  核 | 杨国利  刘   冕  王柏翔
编  辑 | 谢予嘉
责  编 | 叶   飘
 

往期精彩回顾

喜迎二十大|浙大口腔召开庆祝建党101周年大会

携远志赴未来,2022届浙大口腔毕业典礼举行!

浙大口腔启动抗美援朝老英雄“口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