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大口腔
从事口腔肿瘤诊疗多年,刘宇坚守患者身体康复与高质量、有尊严的活着的执业理想,以青年临床科学家的思维提升自我,既是一名优秀的医师、也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勇于挑战复杂程度高、风险极大的头颈肿瘤的根治与修复重建,常常一台手术至少10小时以上,手术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紧张和集中的状态,背后是汗水与长期的学习积累沉淀,不愧是“手术强人”。
口腔癌在全球年发病人数超过30万例,5年生存率为50%~60%,每年造成14.54万人死亡。虽然近年来有部分通过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口腔癌的报道,但根治性手术仍是治疗口腔癌第一选择。而手术往往涉及到很多重要的解剖结构,直接关系到患者呼吸、吞咽、发音言语、视力、听力、咀嚼、味觉,甚至颈动脉、颅内和胸腔等功能,因此口腔癌的外科治疗必须兼顾功能重建,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57岁的老陶是台州人,从20多岁起就每天保持两包烟、半斤白酒的习惯。3个月前,老陶发现舌头下方疑似长了“溃疡”,按“口腔溃疡”治疗两周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痛了,吃饭睡觉甚至连呼吸都觉得痛。 在当地医院病理活检后明确为“鳞状细胞癌”。老陶当即就收拾行李来杭州看病。
刘宇团队接诊评估,明确老陶患的是右口底鳞状细胞癌(cT3N1M0),大小约6x3cm,已经侵犯整个舌头下方。刘宇带团队为老陶施行“口底颌颈联合根治术+游离血管化前臂皮瓣修复”手术,整个手术持续了11个小时。
术后恢复期间,刘宇每天都会去“看望”老陶,周末也不间断,坚持查房跟进恢复情况。
老陶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刘宇中右)
刘宇笑言,他们对待患者的皮瓣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见老陶口底巨大的“菜花”变成了一块完好的、移植来的“补丁”,术后恢复良好,并不觉得疲惫。
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学科副主任,刘宇深知医生本身也是科研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他不断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致力于头颈肿瘤精确诊断、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精准重建的相关研究,将数字外科技术与头颈肿瘤的治疗紧密结合,力求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同时着手于研究明确肿瘤边界的材料及技术,达到精确切除肿瘤,避免过度损伤正常组织。
对于获得“口腔好医师”荣誉,刘宇说:“目前取得的一点成绩和荣誉来自于团队的努力,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和认可是我最大的满足,但荣誉只代表昨天,做好医生仍然有很漫长的路要走,需要再接再厉!”
图 文 | 口腔颌面外科学科 宣传统战办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