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颌面的手术治疗,不仅关系到患者脸部功能的实用性,更关系到他们的外貌和自尊,这一点对我们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来说必须格外重视。”王慧明教授如是说。在他的患者中,不乏年轻的肿瘤患者,注重临床治疗的个性化、手术的微创化、愈合的功能化和外形的美观化,这样富含人文医学的治疗方案尤为抚慰人心。
60多岁的浙大退休老师董老师,是一个重度牙周炎种植患者。作为董老师的主诊医生,王慧明教授团队在经过详细的口腔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后,为董老师量身定制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植牙实时导航系统,对其口腔内种植牙实时导航,并采用国际认可的“All-on-4”技术,上下颌牙各植入四颗种植体,进而修复上下颌所有牙齿,恢复咀嚼和美观功能。牙齿被修好后,董老师在一个月里体重增加二十余斤,气色也变好了。他很感慨:“牙好胃口就好,现在有了一副好牙齿,心情舒畅,想吃啥就吃啥,让我能更好地享受老年生活。浙大口腔有这样一支既有高技术,又有高科技的队伍,真是牙病患者的福音。”
作为专家,王慧明教授坚持奋斗在口腔临床第一线,开展和创新了口腔颌面部的各种各类高难度的手术及诊疗,如在国际上首创的“胸锁乳突肌带锁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等新方法在国际最权威的《大英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发表,并被作为创新技术写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得了国内外高度认可,深受患者的信赖。
在他的学生们中流传着一个说法:王老师的仁爱关怀与勉励“教鞭”是永不缺席的,即使晚上十二点去找王老师,他肯定还醒着,还能探讨指出文章的修改意见。他对学生的悉心指导是出了名的,学生发给他的邮件会第一时间回复,学生遇到困难总是第一时间关心。
数十年来,王慧明教授坚持为浙江省口腔健康水平的提升发挥担当、敢于创新、实干苦干。
无论是时任浙大口腔党委书记、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主任,还是在浙江省口腔医学会会长的岗位上,他全力引领浙江深耕口腔健康战略。2018年,他推动创建了“浙江省口腔健康行”公益品牌活动,长年为省内各地区贫困人群、老年人群、革命老战士以及残疾人群等进行口腔义诊、免费镶牙,全面推进了浙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得到中华口腔医学会、浙江省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与认可。
2008年,王慧明教授主导推动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是浙江省十大民心工程、浙江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检查40多万名学生,窝沟封闭100多万颗牙齿,为全国儿童窝沟封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该项工作仍接力推进。
2020年7月,王慧明教授主编的《浙江省口腔健康现况调查及常见疾病预防》发布;依托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完善省、市、区县、社区街道口腔疾病预防“四级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科普教育,爱牙护牙进村、进企业、进学校,引导人们提升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与多所学校、福利院签订了关爱项目合作协议,持续开展特殊儿童关爱工作。
从医近40载
他用医者的仁爱与仁术
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医者信念
是心怀“国之大者”的医护者
也是奋力“走在前列”的奉献者
责 编 | 叶 飘
往期精彩回顾

浙大口腔开展“浙齿健康 共富美好”主题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