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口腔产业,成人口腔领域的头部品牌已经形成,全国范围内一片“红海”。然而,儿童口腔这一细分领域,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潜力赛道。
2021年底,「爱普力思」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继续强化在儿牙早矫领域的领先优势;2022年初,儿童口腔护理品牌「舒克宝贝」母公司薇美姿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招股书,冲击港交所;今年3月,「正雅齿科」宣布完成5亿元D轮融资,并在2022年初先后推出Smartee Teen“咬合诱导版”及Smartee Teen“早期矫治版”,针对儿童及青少年错颌畸形,共同构成了正雅“儿童及青少年隐形矫治方案”。
今年6月,儿童口腔市场则更加热闹。「冷酸灵」母公司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旗下的儿童口腔护理品牌“贝乐乐”和高端婴童口腔护理品牌“萌芽”是公司增速最快的牙膏细分产品,毛利率保持在60%左右。口腔护理品牌「参半」宣布推出全新的儿童口腔护理品牌“Canban Kid’s”,研制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口腔护理产品。同月,「通策医疗」旗下的隐形正畸品牌“HIbeauty隐秀”开始隐秀“小美”儿童正畸产品推介,发力早矫市场。
事实上,儿童口腔并不是一个新兴领域。在2016-2019年间,儿童口腔曾备受关注,国内的「极橙齿科」、「正方形口腔」、「瑞蕾齿科」等众多儿童口腔品牌相继拿到融资。但一阵躁动后,儿童口腔市场又陷入了“沉寂”。经过了数年沉淀,伴随着内生需求、政策驱动和市场因素影响,儿童口腔再次吸引了市场目光。
儿童口腔连锁向内生长
早期矫治实现技术突破
儿童口腔自2016年进入大家视野,一时间,融资事件、新品发布不断。
融资方面,「极橙齿科」在4年内完成了5轮融资、「正方形口腔」在2018年内完成了三轮融资。「青苗口腔」、「瑞蕾齿科」等多家儿童口腔品牌也完成了不同轮次的大额融资。
多家综合口腔品牌也推出了儿牙业务,如「美维口腔」在2018年初设立“DUANG DUANG 少儿口腔品牌”,为0-12岁儿童量身定制口腔预防和治疗服务。2019年6月,时代天使儿童版angelalign KiD儿童颜面管理解决方案发布;2019年12月,儿童隐适美iFirst发布;另外,专注于儿童正畸的「博思美」在2019年曾联合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学博士熊国平研发地包天超早期快速隐形矫治系统Bonsmile i-Free。
其实,早在2017年,通策医疗医院儿科业务就接近1.64亿元,小白兔口腔医疗儿科收入占比达14%,可恩口腔医院儿牙正畸业务占比更是达到了30%。
在「极橙齿科」创始人兼CEO塔尔盖看来,儿童口腔作为单品类运营的一个特殊品类,客单价较低,且儿童情绪不定,就诊配合度较低,早年曾被行业认为是一个“不太值得做”的专科。但在2016-2019年间,随着经济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在口腔预防、治疗和口腔医疗服务体验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再加上2016年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短期内促进了新生儿数量增长,扩大了适龄儿童群体的基本面。2018年,国家卫健委连续发文指出要加强妇儿医疗专科能力建设,支持社会力量成立儿童医疗保健机构,儿童口腔迎来了好时候。
但在行业一片向好时,国内儿童口腔行业并未如想象中迅速发展。进入2020年,儿童口腔连锁低调前行,除「通策医疗」完成了对「三叶儿童口腔」业务的收购外,鲜见行业融资或动态消息。
塔尔盖认为,诸多儿童口腔品牌在前几年快速扩张、跑马圈地,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沉淀在短时间获得的庞大资金和资源。所以在2019年后,很多儿童口腔连锁品牌开始整顿调整、修炼内功,整体规模化进程放缓。此外,新冠疫情这一突发性公卫事件也对线下服务业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塔尔盖透露,口腔诊所能够明显感觉到两个现象:一是初诊人数减少,二是客户在面对高客单消费时变得更加保守、犹豫。
相比儿童口腔连锁品牌专注向内生长,儿童矫治领域近些年则外放得多。2020年,「博恩登特」全资收购可丽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诺齐儿牙矫正系列产品,全面开启隐形矫正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着力打造全周期颜面管理。数字化隐形矫治企业「博思美」在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后,于2021年加入了「乐普医疗」(2022年1月更名为「乐普乐齐」)。2021年,专注于儿童牙齿数字矫治的「罗慕科技」推出罗慕儿童颜面发育管理全周期服务(All-in-1业务);专注儿童牙齿早期矫治的「爱普力思」,在原有硅胶牙套ETA的基础上,结合活动矫治器和薄膜矫正器,推出了EM3全序列产品。
融资方面,「罗慕科技」于2020年完成了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2021年中,「爱普力思」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2021年12月29日,国内隐形矫治解决方案提供商「正丽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 Pre-C 轮融资;2022年,口腔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商「正雅齿科」完成了5亿元D轮融资。
「正雅齿科」表示,儿童早期矫治的持续发展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方面,适龄儿童数量庞大,需求量大。我国0-14岁人口数量达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7.95%。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的牙齿及面部颌骨发育异常的发病率已高达70%以上。儿童及青少年错颌畸形诊疗服务和矫治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隐形矫治器的生产厂家也相继在儿童及青少年的隐形矫治解决方案上投入资源。
另一方面,技术的突破奠定了基础。隐形正畸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至今,膜片材料和隐形矫治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突破,为厂家研发适合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错颌畸形解决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市场上越来越多样的早期儿童牙齿矫治解决方案的情况,「爱普力思」创始人侯亚非分享了两个方向的思考:第一,随着80、90后这批新一代父母消费理念的提升,加上“颜值经济”盛行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儿童口腔市场被长期看好;第二,在成人口腔一片“红海”的情况下,诸多企业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儿童口腔行业,求突破、求发展,甚至是求生存。
塔尔盖认为,2022年种植牙集采对成人齿科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会迫使一部分口腔品牌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未来一两年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口腔,其原因或是儿童口腔成为避开成人口腔激烈竞争的最近选择。”
此前,有分析指出,种植牙集采将会使下游医疗服务端出现两种走势。一种是行业头部企业凭借优质医生和服务资源,虹吸区域内大部分的患者,通过口腔整体的解决方案(除了种植牙外,针对患者家庭配套口腔护理等其他服务)提高粘性,实现更高溢价;另一种则是品牌影响力较弱的企业可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甚至在行业价格战中造成该项业务利润下滑,而后者则是目前儿童口腔的潜在入局者。
“总的来说,目前儿童口腔行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健康。”塔尔盖认为,当下,行业需要由被动转为主动,做好疫情常态化准备,不能因为疫情而原地打转、停滞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