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矫正,要找靠谱的正畸医生
前段时间,常爸给6-12岁换牙期的孩子总结了一些常见问题,戳这里复习《6-12岁换牙时间和换牙期问题大盘点!孩子这辈子能不能有一口好牙,关键就这几件事!》。
一说到牙的事,就戳中了很多妈妈的痛点,纷纷在留言区里吐槽和提问:
孩子3岁,发现有地包天,什么时候应该带他去矫正?
换牙后,上门牙前突,像这种小龅牙需要矫正吗?
孩子新换的牙歪七扭八的,是趁着换牙期早处理了还是等全部换完再说呢?
……
面对关于牙齿矫正种种提问,常爸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大部分父母都有给孩子做牙齿矫正的意识,有的甚至早早备好了“整牙基金”。
但事实呢,对于什么时候去做牙齿矫正,该不该整牙,很多父母心里并不清楚。
比如有人就觉得,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做牙齿矫正也能来得及。毕竟很多明星就是长大以后去做的矫正。比如我们都熟悉的这位泳坛明星——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早点做正畸检查,发现问题赶紧做牙齿矫正。这种积极态度值得点赞,但也不完全正确。
事关牙齿矫正,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问题需要早期矫正,等(等换了牙)、靠(靠自己调整)、拖(上学不好请假)错过了最佳时间,孩子可能吃大亏。
但有些牙齿问题,如果经过儿童口腔医生或正畸医生进行检查评估后,建议等换完牙以后再做矫正,甚至长大了也能来得及,那就可以遵医嘱,不急于一时三刻(比如牙齿排列不齐、牙错位、牙间隙不足等有些单纯的牙齿问题)。
另外还有十多种情况,在乳牙期和替牙期就需要矫正,因为这不单单是牙的事,还会造成孩子颌骨、颅面的畸形,影响咀嚼、发音,最可怕的是颜值因此大大受影响……这些情况,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就医,不能等孩子全部换完牙,而是最早在孩子3岁多就要开始干预。
为了给大家专业详尽地解析这些问题,常爸又去采访了咱们的牙医朋友李雪君医生,直接整理了一份儿童牙齿矫正时间表(这个时间是临床上较早开始的时间,给大家做参考),便于大家收藏。一旦孩子牙齿有什么情况,直接对照一下就不会错过最佳治疗和矫正时间了!
北京怡德医院儿童口腔科主治医师,16年工作经验,擅长全麻下牙齿治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儿口腔保健专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3岁+
乳牙过早缺失
什么情况会导致孩子乳牙缺失呢?常见的有3种情况,一是乳牙龋坏得太彻底,基本坏没了。二是孩子摔倒或咬到硬物等意外,把牙齿给磕碎了、松了,无法保留了。还有一种就是有些孩子先天性的乳牙缺失。
如果孩子乳牙缺失了,两侧的牙齿就会向缺隙处移动,导致以后恒牙萌出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新出的恒牙了。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由于乳牙早失没有处理,后面的牙齿前移,以至于中间的牙齿没有了位置)
于是新长出来的恒牙就成了下图这样,甚至根本长不出来:
常爸在之前的文章里强调过很多次了,不要觉得乳牙迟早要换,就不好好保护。孩子换牙就像一场接力赛,乳牙这一棒没有传递好,会影响最终成绩。一旦出现乳牙缺失的情况,要及时去看牙齿,根据情况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间隙保持器、义齿等,给恒牙萌出留出位置(文中建议是3岁+,实际上到孩子10岁+,这个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
3.5岁+
乳牙地包天
地包天(下排牙包住上排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兜齿”。正常情况下,孩子是上前牙盖住下前牙,地包天就是反过来了,下前牙一部分甚至全部盖住了上前牙,也有的是后面的大槽牙出现反颌,这种牙齿情况一般在面容上比较明显,甚至在孩子一两岁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乳牙地包天)
引起孩子地包天有多种原因,有可能是遗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龋病、咬合干扰、长期平卧喂奶等不良习惯引起的。因为涉及牙齿与颌骨的错位问题,明显的“地包天”会限制孩子上颌骨正常发育,引起孩子的容貌改变,比如:面中部发育不足,表现为鼻子塌下巴长,或是面部左右不对称等现象。
左边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地包天”面容
地包天一旦发现,就要赶紧去看医生。最好是专业儿童口腔医生或是当地专科的口腔医院正畸科(科室分工较细、各地方也有所不同,仅供参考)。医生会将面诊检查和X线检查相结合,全面评判,给予最佳治疗建议。
临床上最早3岁半就可以开始矫正(乳牙完整萌出以及在孩子配合的前提下),一般来说,越早开始矫正效果越好。
目前的矫正技术都比较安全有效,经常用到的有活动的矫正器、固定的矫正器等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推荐适合孩子的。至于矫正时间也跟孩子反颌的严重程度有关,初期治疗的时间大概半年至一年,后续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替换牙齿情况、孩子配合程度等进行方案调整。
3.5岁+
偏颌
偏颌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就是面部不对称。
造成的因素有多种,有可能是遗传因素,比如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侧脸蛋略大,一侧略小。也有可能是不良的咀嚼习惯引起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咀嚼食物主要靠双侧后牙,双侧同时碾碎食物。
有些孩子,因为一侧牙龋坏、不舒服或者长期习惯性等原因只用一侧咀嚼,时间长了,不用的那侧牙齿反而更脏(缺少自洁作用),牙龈容易出血,刷牙时更不敢碰那个地方。原以为不碰那面慢慢就好了,但反而进入恶性循环。
如果孩子长期咬合力量偏重于一侧,可能会引发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纪颞颌关节会出现弹响,不能大张口等,痛苦不堪。
不是所有偏颌看上去都很明显,有些症状轻的并不容易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之前常爸反复强调的,每隔半年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能提前发现问题,减少隐患。
另外,我们之所以在年龄上强调3.5-4岁,是因为大部分孩子在这个年龄牙齿已经完全萌出,有足够力量戴住牙套,并且认知上有一定的理解和配合能力,能够配合矫正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不过这个问题处理的根本原则,还是早发现早矫正,具体情况要医生根据程度来确定。
4岁+
上门牙前突/前牙开颌
很多小宝宝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吐舌、吮指、咬嘴唇、咬玩具或者衣被等。这些动作和习惯,如果在2、3岁前及时纠正过来可能影响还不大,但如果孩子长期这样,超过了4岁甚至更大年龄,那么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动作,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牙齿问题,甚至需要通过矫正才能解决。
比如顽固的吐舌习惯和吮指习惯可能导致上门牙前突,下面图片中就是典型的案例:
咬下唇的习惯会导致上前牙前突,下前牙舌倾。孩子总是开唇露齿,唇部干燥皲裂,上前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并不是湿润的口腔内,牙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当意外发生时,孩子前突的门牙受力最大,前牙磕掉一块而或者前牙磕松的概率极高。
还可能会造成前牙开颌。所谓开颌就是指上下门牙没有咬合接触,露一个大缝,说话吞咽时,舌头会前伸堵塞在间隙中,舌肌的力量其实很大的,每天几百次吞咽口水的动作,会加重前牙“开缝”越来越大,讲话越来越“大舌头”。
所以看到文章的各位家长一定要留意孩子是否经常有这些小动作,有可能这就是孩子牙齿问题的元凶。一旦有异常,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常爸有话说:
以上几种情况都是在6岁前乳牙期经常会发生的。很多父母不解,难道孩子这么小,还没有换牙就开始做牙齿矫正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有些乳牙问题不及早矫正,后面的恒牙也会跟着出问题,而且牙齿会影响孩子的脸型和颜值。
还特别要强调的是,文中给出的年龄是建议年龄,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具体请听从专业牙医全面检查后的建议。总之一个原则就是:要早发现早矫正,千万不要等着拖着。
6岁+
张口呼吸引起的腺样体面容
甚至是前牙开颌
有些长期鼻呼吸道不通畅病史,比如长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症状的孩子,会被动选择或者习惯性张口呼吸。时间一长,唇肌由于松弛使上前牙唇侧失去正常的压力,两侧颊肌由于拉长而压迫牙弓,使之变窄,形成腭盖高拱,前牙外突、上颌牙弓前部狭窄畸形,慢慢就出现了“腺样体面容”,或者是总开唇露齿,前牙开颌,闭不上嘴。
所以常爸提醒大家,如果孩子经常张口呼吸、有扁桃体或腺样体肿大的情况、睡觉时经常呼吸声特别粗重、打鼾、甚至呼吸暂停等,第一时间要去耳鼻喉科检查,酌情对症治疗,别忘了同步还需要去专业的儿童口腔科进行检查和评估,看孩子的牙齿和容貌是否受到了影响,需不需要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万一孩子已经出现类似腺样体面容,有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的情况,或者出现开颌问题,口腔医生在检查评估后通常也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耳鼻喉专科进一步确诊和治疗,等孩子正常呼吸通道建立适合开展矫正工作时,再去进行牙齿矫正会事半功倍。否则,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就算是矫正了牙齿,也会很容易复发。
咱们文中写6岁,是临床常见案例中较早开始矫正的年龄,具体情况也是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孩子6岁的时候没事,8、9岁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提醒大家早留意,早重视。
6-8岁
恒牙地包天
有的孩子早期没有出现地包天,前门牙替换过程中,却出现兜齿的情况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
这个时期的地包天,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及时矫正。常见情况是:牙齿在不正常的位置关系下,新萌出的年轻恒牙每天反复多次受到咬合力的撞击,很多孩子没有疼痛感,但新出来的牙齿牙根尚未发育完全,这种力量极易造成新牙牙龈损伤。
牙龈边缘明显与旁边邻牙位置差距大,感觉牙冠好长,其实是牙龈萎缩的一种表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有的时候发现得晚了,情况可能更严重,甚至牙根吸收变短、牙槽骨遭到破坏,无法保留还没有完全长好的恒牙,矫正和治疗难度成倍增加,矫正时间和痛苦也更长更多,很是可惜啊。
6-12岁+
换牙期的多生牙
多生牙,顾名思义是指多余的牙齿,在两个大门牙中间最为常见。有时孩子会发现自己门牙后面上腭的牙床上舔着有个牙尖突起(也有时是拍曲面断层片时无意发现的),如果家长自己就有多生牙的经历,建议在孩子替牙期一定去拍一张曲面断层片初筛一下,因为这种情况与遗传因素有相关性。
多生牙的主要危害在于影响恒牙发育和牙齿排列,会造成牙齿间隙、拥挤、恒牙阻生、迟萌、早失等,也可能造成颌骨囊肿、牙根吸收等病变。所以,孩子出现多生牙,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酌情拔除治疗。
说到多生牙,常爸想要多唠叨几句:孩子的换牙期其实挺长的,基本持续整个小学阶段,很多父母到了这个阶段就不怎么关注孩子换牙这件事了,容易忽视很多问题,也容易错过最佳治疗和矫正时机。所以,哪怕孩子个头超过了咱们,牙齿这事还是要多上心!
常爸有话说:
这几种情况,是在替牙期比较常见的问题(替牙期是指从恒牙开始萌出到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换的时期,大概在6-12岁)。
到了这个阶段很多父母特别焦虑,孩子原本排列整齐的小乳牙,像一粒粒小珍珠一样赏心悦目,随着替牙期的到来,大板牙、小歪牙、小虎牙等各种问题开始集体爆发。
以上几种情况,是需要及时看专业牙医且进行矫正的,不一定要等到换牙完成后。还有一些情况是一过性的表现,因为孩子没有完全长好,会出现暂时的空间不协调的阶段,随着孩子颅面部、颌骨的骨量发育,会慢慢好起来。比如下前牙拥挤,上前牙外八字、少量间隙、门牙不齐等。
作为家长,既不能耽误最佳矫治时机,又不能操之过急。讲究:天时(生长发育阶段)、地利(牙齿萌出条件)、人和(孩子配合度)。这确实对父母要求较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去看牙医,由专业医生来处理。
12岁+
虎牙、牙齿排列不齐
牙间隙大等单纯性牙齿问题
当孩子的恒牙全部换完,就进入了恒牙期。前面咱们谈到过,在替牙期有些牙不齐的情况,可能会随着换牙进程和孩子的发育,慢慢好起来。万一等换完牙,还有存在一些不齐的情况,比如虎牙、牙齿排列不齐、牙错位、牙间隙等(单纯性的牙齿问题),就可以进行大部分牙齿矫正操作了。
青少年时期进行矫正的好处,在于矫正速度更快,用时较短,相对于成人来说,可以更加快速解决牙齿问题。但是有一点,在牙齿矫正期间对孩子的牙齿清洁、自律性等方面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最佳的矫正时间既要看孩子的牙齿情况,也要看孩子的配合程度。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换牙完成后,带孩子去看专业的牙医。即使当前不是最佳时机,医生也会给出建议来,这样父母就会心中有数了。
今天整理的这份牙齿矫正时间表很重要,一不小心又写成了长文。文中给出的建议年龄,是临床上较早开始矫正的年龄,具体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由专业医生全面检查后作出判断和决定。作为父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开始,每隔3个月到半年去做定期检查。
猜到后台肯定又会涌现出很多关于“求团齿科套餐”的留言,所以文章写完以后,常爸就联系了供应商,直接给大家安排一次闪团,预计周日结束。
这个齿科套餐之前已经返团了好几次了,每次都大受欢迎,套餐里不仅包括详细的口腔检查,还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牙齿的不同情况,包含不同的套餐类型,提供不同治疗方案。尤其贴心的是,它还有适用于成人的治疗套餐,治疗、种植、矫正,给全家人的牙齿一站式服务。
现在看牙有多贵,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一口牙=一套房”的说法也不夸张。这个齿科套餐能给大家省下不少钱。
想要具体了解齿科套餐的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购买齿科套餐
文末点“赞”+“在看”,祝我们的孩子都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能自信满满地露出灿烂微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