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的生活和故事………………

许多人,包括牙医在内,也许并不知道,牙齿和牙医居然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选题。关于牙齿和牙医的绘画,除了艺术价值之外,也极具史料价值,展示了口腔医学的发展以及牙医角色的变换。大量反映牙齿和牙医的绘画作品存世,充分说明了口腔医生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目前传世的西方绘画作品,大多是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以来创作的作品,其题材选择深受所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限制。最初的作品大多是宗教题材,以反映人们对于“牙齿女神”圣阿波罗尼亚的崇拜为主。随着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反映市井生活,云游艺人、铁匠和理发师客串牙医的场景时常出现。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兴起后,医学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带动口腔医学迅速发展,专业化的口腔治疗开始成为绘画创作的对象,现代意义上的牙医广泛出现在绘画作品中。

作者:刘晓默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牙齿女神”的庇佑

与西方绘画离不开宗教一样,对于牙齿的早期艺术创作也大多出自宗教题材。圣阿波罗尼亚是基督教中牙医和牙病患者的守护者。据传她公元3世纪时在罗马人统治下的埃及亚历山大港传教,当地发生了针对基督徒的暴乱,圣阿波罗尼亚被施以酷刑,拔掉了所有牙齿并被烧死。她殉难的场景和肖像出现在很多画家的笔下。在法国画家富盖的《圣阿波罗尼亚殉难》中,圣阿波罗尼亚被捆在木板上,一名暴徒正用巨大的钳子拔掉她的牙齿。基督教中的圣人成为某种疾病的守护者,大多源自他们殉难时所遭受的痛苦。

圣阿波罗尼亚殉难(让·富盖创作于1452-1460,藏于法国尚蒂伊孔德博物馆)
西班牙画家苏巴朗笔下的圣阿波罗尼亚十分端庄,右手的拔牙钳上夹着一颗牙齿,左手拿着象征殉难者的棕榈枝。
 
圣阿波罗尼亚(弗朗西斯科·苏巴朗创作于1636,藏于法国卢浮宫)
在圣阿波罗尼亚的肖像画中还经常出现芍药花,十五世纪的荷兰手稿《克里夫斯的凯瑟琳祈祷书》中有一幅圣阿波罗尼亚的插画,背景中可以看到类似芍药的花朵。欧洲中世纪时期,人们认为芍药花籽有治疗牙疼和帮助婴儿长牙的功效。很多江湖术士把芍药花籽作为治疗牙疼的秘方,甚至有人从患者嘴里变出芍药花籽,谎称是捉到的“牙虫”。
 

圣阿波罗尼亚(《克里夫斯的凯瑟琳祈祷书》插画,1440年左右,藏于美国摩根图书馆)

中世纪牙医的“黑历史”

进入中世纪后,人们解决牙齿问题,不光要求助于“牙齿女神”,形形色色的“牙医”开始登场,拔牙和酊剂治疗成为了主要方式。拔牙显然可以解除疼痛的困扰,但各式各样的酊剂则大多是骗人的把戏。此时的“牙医”并不是独立的职业,所谓的口腔治疗大多是云游艺人、铁匠和理发师的副业。因此,把这个时候所谓的“牙医”称为牙匠更合适一些。

隆鲍茨是绘画史中巴洛克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这幅画作色彩明亮、人物众多,画面正中充当拔牙人的是位云游艺人,他们行走于城镇和乡村集市,除了公开表演以外,也靠拔牙赚取外快,在集市上很受欢迎。画中的拔牙人表情十分从容,一看就是充满了自信的拔牙老手。他的生意很好,助手一边帮助按着被拔牙人的胳膊,一边还回答着旁人关于牙齿问题的咨询。

 

庸医拔牙人(特奥多尔·隆鲍茨创作于1620年左右,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卡拉瓦乔也有一幅家喻户晓的画作《拔牙人》,表现的场景显然比鲍隆茨的更加痛苦一些。被拔牙人张开五指,一道血迹顺着嘴巴流出。有人猜测这幅画的背景是马耳他骑士团医院,因为创作画作时,卡拉瓦乔被接纳为骑士团的一员正在马耳他岛上生活。

 

拔牙人(卡拉瓦乔创作于1607或1608年,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皮蒂宫)
 

荷兰画家洪特霍斯特曾旅居意大利多年,深受鲁本斯和卡拉瓦乔明暗对比聚光画法的影响。这幅《牙匠》用烛光照亮了被拔牙人的脸部,这个人惊恐的眼神向上望着牙匠,几位同伴围着被拔牙人聚精会神地看着拔牙的钳子,一个同伴还紧紧地抓住他的右手。

 

牙匠(赫里特·洪特霍斯特创作于1622,藏于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
 

在荷兰画家格里特·窦的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当年很多牙齿治疗的细节。在作品最下端的桌子上摆着玻璃瓶,画面上方悬挂着一只鳄鱼。鳄鱼因为一直在换牙,所以被认为有治疗牙齿问题的功效,有些牙匠拔牙后会立刻往被拔牙人嘴里塞入鳄鱼尾巴,以此止血止痛。玻璃瓶中很可能装的是治疗牙疼的酊剂。中世纪的牙匠在治疗牙疼时,会用锉刀锉掉龋坏部分,然后涂上一种弱酸性的氨氮水,认为这样做能够起到杀死牙虫的作用。

 

正在检查牙齿的牙匠(格里特·窦创作于1660年左右,私人藏品)

意大利画家隆吉的作品《拔牙人》,把拔牙的过程更加戏剧化了。他的画没有卡拉瓦乔和洪特霍斯特那样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但赋予了拔牙人神秘的吸引力。拔牙人在桌子搭成的舞台上展示拔下来的牙齿,被拔牙的青年嘴里咬着白布呆坐在桌边,几个戴着面具的演员似乎刚刚结束一场演出,三个孩子在台下带着崇拜的表情望着拔牙人。

 

拔牙人(彼得罗·隆吉创作于1750年左右,藏于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宫)

一位佚名法国画家的作品把云游艺人的拔牙副业表现得更加惟妙惟肖。在一座舞台上,一个拔牙人正在给别人拔牙,两边的艺人一个吹着圆号,一个敲着鼓,舞台的地板上一片血迹,舞台两边挤满了好奇的人群。被拔牙的人很可能也是艺人中的一员,表情十分夸张,鞋子也甩飞了一只。

 

拔牙(1860年左右,藏于英国惠康基金会,创作人佚名
 

至此,我们在画作中看到的牙齿治疗场景,都充满了痛苦甚至是戏谑,不仅患者满脸恐惧,而且基本的卫生条件也难以保证。作为斜杠出来的副业,中世纪以来的牙匠们一直在夹缝中生存。这都在提醒着今天的口腔医生们,专业、舒适、安全任何时候都应当是口腔治疗的基本追求。

执业牙医应时而生

自1840年全世界第一所牙科专门学校美国巴尔的摩牙科学校成立后,口腔医学教育和牙科执业活动才真正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口腔治疗技术不断丰富发展,牙医作为独立的职业,开始成为专业人士中的一员。牙医不再由云游艺人、铁匠或理发师客串,也不再挂着牙齿项链游走于集市和街巷之间。西方的绘画作品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样的进步。

伯德的作品展示了美国医生默顿在进行口腔治疗前使用麻醉剂的场景,据说这名叫福斯特的患者提前声明,自己牙疼难忍,愿意接受默顿医生的无痛治疗。在吸入麻醉剂后,福斯特大约昏睡了20分钟,醒来时没有感到太明显的疼痛。从默顿医生的麻醉方式看,当时使用的麻醉剂很有可能是乙醚。
 

牙科治疗中第一次使用麻醉(欧内斯特·伯德创作于1846,藏于英国惠康基金会)
 
麦克斯·奥本海默的《牙医》创作于1913年,当时他所在的维也纳是欧洲的艺术中心之一。这时的口腔治疗已经出现了医生与护士紧密配合的“四手操作”,牙医使用了马达驱动的牙钻,患者嘴里放置了吸唾管。
 
牙医(麦克斯·奥本海默创作于1913年,私人藏品)
法国画家爱德华·维亚尔应牙医、收藏家乔治·维奥的邀请,给他创作了一幅肖像画。可以看到,当时的治疗条件已经比较现代化,一位女士躺在牙椅上,射灯照亮了她的口鼻部,牙椅左侧是置物台和有上下水的水槽。墙上挂着的画作,显示了维奥医生对艺术的钟爱。维奥医生去世后,他收藏的艺术品拍卖了5300万法郎,其中一幅塞尚的作品高达500万法郎。
 

 乔治·维奥医生在他的口腔诊所(爱德华·维亚尔创作于1914年,藏于巴黎奥塞美术馆)
约翰·拉维利是苏格兰男孩画派的重要成员,以肖像画见长。他的这幅作品《牙医》创作于1929年,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绘制了伦敦牙医康拉德·阿克纳为画家妻子治疗牙齿的场景。画中的牙医五官精致、神情专注,患者上方的X线机和医生头上的头灯显示了口腔诊疗器材的进步,患者的右手紧紧抓着牙椅的扶手,显示了看牙时的紧张心情。画作中出现X线机并非偶然。当时能够熟练使用X线机的牙医并不多,而阿克纳医生恰好是牙科X线方面的专家,曾发表过好几篇关于X线的论文。
 

牙医(约翰·拉维利创作于1929,藏于英国牙科协会博物馆)
萨尔瓦多·因迪维格利亚创作了很多军事题材的作品,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夏威夷海军医疗所里的景象。诊室的陈设十分简单,一位士兵正在接受口腔治疗,最引人注目的是牙医助理金色的波浪卷发。
 

卷发牙医助理(萨尔瓦多·因迪维格利亚创作于1961年,藏于美国海军历史研究部)
美国画家科斯塔斯·莱卡基斯以后表现主义手法描述了牙医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牙医关注的是牙齿,牙钻和针管代表的是器物而非情感,患者仰头接受治疗,全身扭曲紧张,渴望得到来自医生的同理心。作为口腔医生,时刻都要记住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牙科关系(科斯塔斯·莱卡基斯创作于1990年,私人藏品)
吉娅·阿多莫休斯的作品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畅想,机器人牙医面对机器人患者,隐喻着科技改变了一些,却未能改变最简单的牙齿问题。最近20、30年,科技进步确实极大地改变了口腔医学的模式,大量新材料、新信息技术应用于牙齿诊疗,在改变治疗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牙医模式的无限想象。
 

机器人牙医(吉娅·阿多莫休斯创作于2013年,藏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美术馆)
名画中的牙齿与牙医,描绘的并不单单是一种疾病或一个职业,而是饱含了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以及过往生活的细节。不管是对“牙齿女神”的崇拜,还是欧洲中世纪时期蒙昧中的混乱,都为现代口腔医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如今,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在史海沉钩中所应感悟到的,或许应当是来自每个人心底对健康的无限希冀,对治愈的衷心渴望,对医学的进步期盼,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

参考资料:

1.K. Maier and A. Karenberg, Dental Care in Modern Art (1914–2014), British Dental Journal volume 223, pages 889–894 (2017).

2.R. Little and L. Hopps, Dental Art: Dentistry Through Art, British Dental Journal volume 216, page 154 (2014).

3.詹姆斯·温布兰特著,吴凡译:《牙医学的痛苦历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

作者简介

刘晓默,北大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医师,2013年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曾赴美、日等多国交流访问,主要从事口腔正畸矫治材料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曾在中英文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两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口腔分会委员。建有个人口腔科普公众号“齿情相依”。

本期编辑:CMT零一

疫情期间,关注口腔线上课程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