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的生活和故事………………
这是一位神奇的先生,刚才他还在画案前挥毫泼墨,一匹矫健奔腾的骏马,呼啸而来,似乎带着大草原的风,这会儿,他已身着白大褂,手持口镜和牙钻,凝神于显微镜下的根管,正在为牙髓病患牙做治疗。
他叫吴友农。他来了!2020年6月23日,这位差点走进美术殿堂,后被南京医科大学引入的,江苏省第一位牙体牙髓病学专业的博士,莅临鼎植医生集团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1088广场的鼎植口腔八八门诊部,指导医疗工作。
他是南京医科大学教授,江苏省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委会常务委员,南京市医学会口腔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口腔医学》《口腔生物医学》等多家杂志编委。主编、参编专著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逾两百篇。
吴教授1979年考入中国最好的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984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被分配到中央办公厅所属的解放军305医院口腔科,成了军医。1986年考入全军最好的第四军医大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学专业,导师是我国牙髓病学的开拓者史俊南教授。199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95-1998年又在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学习,获得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对于根管预备方法和牙科畏惧症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什么是牙体牙髓病?
小伙伴们与吴教授进行了近距离互动。
牙体就是整个牙齿,牙体由4部分组成,第一个是牙釉质,张口就能看到的,位于牙冠表面的部分,白色为主,有光泽,微微有些黄色或蓝色,是人体组织中最坚硬的;第二个是牙骨质,位于牙根表面,很薄的一层,色稍黄,正常情况下,张嘴是看不见的,只有牙龈退缩时才能看到部分,牙齿拔出后才能看到全部的牙骨质;第三个是牙本质,占牙体组织的大部分,在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部,正常情况下也是看不见的;第四部分是牙齿中心的软组织,就像骨头中心的骨髓组织一样,含丰富的血管神经等。前面3种组织是硬组织,第4种是软组织。因为牙髓病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了强调,也叫牙体牙髓病。这种病在口腔医院的患者中占50%以上。
牙体病特指发生在牙体硬组织上的病,包括龋病、牙齿变色、畸形、外伤等,最常见的是龋病,俗称虫牙。“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如果不及时治疗,硬组织下面的牙髓一旦受牵连,就可能导致牙髓炎甚至牙髓坏死,“疼起来真要命”的牙齿多半就是牙髓患病了。因此,吴教授再三提醒:牙齿一旦出现痛、动、洞等异常时,应尽早就医,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不咬硬物,如用牙开啤酒瓶盖、咬核桃等一定要杜绝。
深入浅出的课结束后,小伙伴们兴犹未尽,他们好奇的是口腔专家和画家两种专业如何统一的?
其实,他画画是天生的,幼儿园时,拿着彩色铅笔就爱不释手,有机会就画,6岁时就在国家级的《小朋友》画报上发表了作品,“看叔叔练兵”,人称“小画家”。文革停课闹革命时,他9岁,被父母从西安送到成都的外婆家,外婆夏静渊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对这位喜欢画画的外孙进行了中国传统式的教育!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临帖,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里,手冻僵了也不能停,一直写到手暖为止。外婆70岁生日,他在一张大纸上画了100只鸡送给外婆做生日礼物,名曰“百鸡宴”。父母是军人。军人军装、帽徽领章、军马军刀等是他幼时熟悉的。做为崇尚英雄的男孩子,他脑中常有这样一幅激情澎湃、豪情满怀的画图:身着军装,腰挎一把刀,黑色军犬在身旁,雄鹰在肩头,最重要的是,跨着一匹枣红马。1977年,吴友农在考美院的时候,闯过了很多关口,在最后一关功亏一篑,没当成画家。日积月累,如今,他在画画上也有进步,他是南京医科大学书画协会理事,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南京市六朝春、中山、文德山水等多家书画院会员。吴友农的绘画作品以骏马、雄鸡、虾、蟹和人物见长。作品在《江苏法制报》《东方卫报》《现代快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艺苑》、《视觉艺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次参展并获奖。
学画和学医学都需要大量时间,处理不好会互相影响,处理的好可相得益彰。吴教授当学生时,他雕刻的牙齿蜡型,做的卡环就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当老师后,他在黑板上画出的图,常帮助学生瞬间理解;编撰统编教材时,动画部分是他的长项….
口腔诊疗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从医数近四十载的吴教授看来,一家口腔机构中的人员,除了理想远大、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基本素质之外,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技能,还要有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由这样的一批人组成的团队是高水平的,有希望成功的。而鼎植口腔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其温度和实力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百姓的信任。
-The End-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