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问题,要找靠谱的牙医


此篇文章除了是对小朋友的成长历程的一种记录外,也分享给在坡上同样被牙齿问题困扰的家长们。希望无论是已出现的牙齿问题,还是需要重视的口腔卫生,都能对你们起到帮助或警示的作用。


看牙记总共分为四个回合,总费用S$5031。

Round 1


小朋友两岁四个月的时候第一次看牙,怕他抗拒,所以特地选了充满童趣的牙科房间。


在外面的等候区玩玩具时一切都很美好,护士叫到小朋友的名字那一刻起

画风骤变……任凭怎么劝和哄都无济于事,双腿像只树袋熊一样紧紧地夹着妈妈~


身子死命地往外抻,哭着喊着不要进去。什么贴纸、卡通片、玩具……统统都是浮云~漂亮美丽的医生也降不住他。最后只好爹妈、护士、医生齐上阵,人肉五花大绑。


医生顶着被咬的风险,硬掰开嘴巴粗略地检查了一下,再涂了个氟。因为小朋友不配合,只能确定是龋齿,但不能确定牙齿损坏的具体情况。


需要补牙,孩子太小,必须全身麻醉才能进行治疗,大概预算是2000新元。具体费用还要看下一次检查的情况。


根管治疗费用会更高,然后给了支牙膏试用装和刚刚用过的牙刷,告诉我们要强制并正确地给孩子刷牙。


一开始他会抗拒,久了形成习惯,知道横竖都得刷时就认命了。听到这么小的孩子全麻,心里很怵。。。问牙医是否有别的方法,比如从现在开始好好保护,不让其恶化。

医生建议

牙齿问题不容忽视!


“乳牙反正要掉不必治疗”的观念是不对的。孩子的乳牙脱落到恒牙全部萌出会到11岁左右。这么长长的8年多时间,小朋友会因牙齿问题导致长期的咀嚼能力下降,影响营养的均衡摄取,不利于身体的成长。

地点:全民牙科
费用:S$260

Round 2

回来后开始启动搜索引擎,网络、群、联络簿……到处了解两岁多小朋友全麻的风险及是否必要。


最后肯定了要治疗的念头,又开始打听有没有更权威、性价比更高的牙科。起初了解到的都是私人牙科,费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直到在妈妈群里反复听到一个School Dental Centre,听名字以为是校医之类的,后来问妈妈要来电话和地址打电话过去,预约已经排到明年了…..告知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能否快一些,最后说8am之前或1:30pm可以直接带孩子去。


第二天6点起床,7点出发。快到目的地时小家伙吐了,刚换了一身衣服又吐了….只好打道回府。


出租车司机一直叹息:“Almost there! “”Very near the hospital!””Wast a lot of money……”


到家后休息了一会儿,小朋友又恢复了元气,要我们带去看牙医,简直跟上一次判若两人。让坐就坐,让躺就躺,让张嘴就张嘴,超级配合!


不过最终还是没逃过要根管治疗的劫数,还有被拔掉的可能……需要全麻,这里做不了….推荐去National Dental Centre。



拿着推荐信去了对面的NDCbulding,跟前台预约好了时间。

地点:School dental centre

费用:S$9

Round 3

第三次带小朋友看牙医,他已经处变不惊,甚至直接问医生会给他什么sticker奖励了。


牙医做了全面检查,确定了10颗蛀牙,建议全麻一次性处理。手术过程中会再看是否需要根管或拔掉。


日期订在12月12号,具体时间会在术前再电话通知。结果因为弄错了时间,手术再次延期到来年2月。


没等到预约日,小朋友说牙齿开始一咬会痛,接着几天都时痛时好,连忙致电NDC,询问该怎么办及是否可以提前,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安排了最近的手术时间,但还需要等几天,如果孩子太痛无法睡觉的话,可以吃班纳度(孩童)缓解。

地点:National Dental Centre

费用:S$41.5

Round 4

3岁第2个月,术前头一天12点后不能再进食,即便是水。


6am起床去医院,怕小朋友晕车,没敢打车。弄牙的顺序是按年龄排列的,小的先弄。


估计我们家小朋友是这一天里年龄最小的,医生、麻醉师、护士们都来围观,小朋友跟大家愉快融洽地相处~


量完体重,问完术前例行问题“有没有生病、药物过敏……”小朋友被脱的只剩下小内裤。



穿上手术服,在寒冷的冷气房里手脚冰凉。


一位护士拿着泡泡在旁边问:“你会吹泡泡吗?”“会!”被泡泡挑逗的小朋友显得很兴奋“那你来吹!”


另一位护士则在一旁跟我交代手术的风险及家长要如何配合:“等一下进去,孩子可以躺在妈妈的身上,妈妈拿着让他呼吸。大概20下左右他就会睡着。如果他不要、哭闹,不要紧,那样会加速他昏迷的过程。等他醒来后,如果有哭闹、生气、打人的状态,那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次唯一的风险就是这些药物对他来说都是新的……”


最后,小朋友在泡泡的引诱下一路追随着进了手术室。长袖长裤手术服包鞋的我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担心地问道:“这里好冷!小朋友穿这么少,会不会冻感冒?”


“别担心,快来躺下,这里很温暖。”小朋友非常配合,不需要妈妈陪,自己躺在了手术台上。薄薄的单子下面好像有热风。


护士拿来气罩,一端罩在小朋友的口鼻部,另一端联着一个小气囊:“快来吹气球!”


小朋友卖力地吹着,中途有几次想要动手,被护士和我压住了。15次后,渐渐闭上了眼睛。


那一刻,脑海里闪过了安乐S的画面,鼻子瞬间涩了,眼睛也模糊了,紧紧握着小朋友的手。(敏感妈妈吓人吓己,真可怕)护士告诉我,可以离开了,手术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


退出手术室后,另一位护士告诉我们可以先去吃个早餐,9:30再回来。跟爸爸去楼下点了早餐,可无心食用。时间没到,又回到了楼上。快11点了,还没出来。开始跟爸爸猜测,到底有没有被拔牙。


“这么久,肯定拔了”

“拔牙多快啊,这么长时间,肯定没拔”……


虽然我们是辩论双方,但我希望事态能像爸爸揣测的那样发展。


“应该是要出来了,护士在跟下一个小朋友家长交待了。”果然,不一会儿,护士叫我去手术室外等候,并给了我一个小袋子。


初看到的时候,吓了我一跳。然后开始给我解释总共做了哪些动作并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四颗大牙根管治疗、戴冠,另外四颗修复完上色,两颗门牙被拔除。嘴部上了局麻,孩子会极为不习惯,家长要避免他咬唇。由于小朋友的嘴巴太小,在手术过程中的拉扯致使唇部轻微撕伤。


“门牙拔了到长新的出来还有好几年,这样不会影响他吗?”

“他还有大牙,主要靠大牙咀嚼。不然三天两头发炎,到时候更受罪。”


看到小朋友的第一眼,感觉变样了。但什么也顾不上,只是着急地抓住他的手告诉他,妈妈在。小朋友貌似还在恢复意识中。没一会儿,便开始觉得不适。最后把护士之前的预言用动态的再妥妥上演了一次(哭闹、生气、打人、咬嘴巴……)。


护士给准备了一杯Ribena,喝下后情况有了短暂的缓解。



“嘴巴上的麻药几个小时后会散去,到时候小朋友就会感觉到痛,因为嘴里缝了针,所以饭后给他止痛药。这几天不要让他从事游泳或骑车等运动。吃粥或面包等较软的食物……”


最后小朋友从喜怒无常到逐渐正常。医生来看过之后,小家伙人生的第一次(日间)手术画上了句点。


去签账单时比先前医生预估的多了快一倍,光那几口笑气就S$1600。不过意外的是政府给了S$2000多的补助。自己最后支付S$2556。


地点:National Dental Centre Singapore(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

费用:S$4771

在NDC楼下等?



回家饭后打算给小朋友吃止痛药,结果被他一不小心给打碎了,去Gurdian照着医院开的重新买了一盒。。。



发现小朋友没吃也没觉得痛,所以就没给他开。第二天,小朋友的嘴又肿了,据医生爷爷说,第二天是水肿期,会比较难受,所以给他吃了两次药。



除了睡觉时口腔会有一边牙齿有些许流血外,小朋友没有其他异常,也很能吃,第三天就恢复正常饮食状态。



这两天居然把给爸爸烧的啤酒鸭挑着啃了好几块儿。跟爸爸笑谈,钱没白花。以前吃个鸡肉都困难。


生龙活虎的豁牙小朋友


2月9日回医院复诊。


附上一篇非常有用的关于如何重视与保护孩子牙齿的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1TVo8krb7y_GosjDVfeLcA


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也就是说不是只是吃了糖、米饭、包子、馒头、画卷、面条、土豆、红薯……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根茎类蔬菜,这些吃完没有及时清理口腔一样会中招,孩子还小,自己没办法正确有效地刷牙,所以一定要由家长帮助他们。


如果不能保证每次餐后刷牙,最少早晚各一次。其他吃过东西后用清水漱口。用含氟牙膏。7-12岁的会更强效,医生建议小朋友现在使用。



最后来张纪念照~刚拿到时以为是鸡爪的最前段…



希望小朋友门都能健康成长每一天!


(感谢网友“Crystal凝”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