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博士

下面的这些小动作,宝爸宝妈们是不是都很熟悉呢?咬唇、舔唇是宝宝常见的唇部小动作,也是宝宝撒娇、卖萌时的“必杀技”。但如果宝宝长期重复这些小动作,形成习惯,就可能对口唇黏膜皮肤、牙齿排列甚至容貌颜值造成危害。

本期栏目中

我们就来聊一聊儿童的不良唇习惯

01
儿童不良唇习惯的病因

儿童的不良唇习惯以咬下唇最为常见,女孩比男孩更为多见,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伴随吮指、吮物等其他口腔不良习惯。不良唇习惯可发生于儿童任何年龄阶段,其中以6-12岁的学龄儿童最多见,有的甚至会保留到成年期。究其原因,可能是与该年龄段儿童人际交往、学业压力逐渐增长,但自我认识及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有关。咬唇、舔唇等动作的初次发生可能与孤独、愤怒、害羞、紧张等情绪因素相关,长期反复出现则形成不良唇习惯。

02
儿童不良唇习惯的危害

宝宝咬唇或舔唇时,唾液中的水分蒸发后,唾液淀粉酶残留在表面,引起深部结缔组织收缩,唇黏膜皱缩,使唇部更加干燥。因此,舔唇不但不能维持口唇部黏膜皮肤湿润,反而会造成“越干越舔,越舔越干”的恶性循环,长期持续可导致慢性唇炎。口腔周围黏膜皮肤出现干燥、脱屑、皲裂、色素沉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唇部肿胀、糜烂,炎性渗出物,形成血痂或脓痂,宝宝感到痛苦,也让宝爸宝妈们无比心疼。

此外,宝宝长期咬下唇,上前牙(又称“上门牙”)可能受到向前推挤的力量,向前突出,导致牙齿前突、牙齿扭转、开唇露齿、闭唇困难、“龅牙”、“大板牙”、“牙齿之间有缝”、“嘴唇无法包住牙齿”等;而下前牙则可能受到向内的力量逐渐向内倾斜,影响下牙弓发育,形成牙列拥挤、牙列不齐,严重时甚至造成远中错、下颌后缩、“小下巴”等。

反之,咬上唇可能导致上前牙受到向内的力逐渐向内倾斜、造成牙列拥挤,而下前牙受到向前的力逐渐前突,甚至造成前牙反、下颌前突、近中错、“地包天”等畸形。


03
儿童不良唇习惯的早期矫治
>>>>

行为引导

和其他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矫治一样,行为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爸爸妈妈们应适当多陪伴宝宝,营造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缓解宝宝的压力,有助于克服不良唇习惯。当发现宝宝咬唇或舔唇动作时,可以给宝宝涂抹润唇膏,并通过其他事物,如夸张的动作、语言、音乐、玩具等,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放弃咬唇或舔唇动作。结合说服教育、监督提醒及奖赏激励,调动宝宝的自身积极性,促使宝宝改掉不良唇习惯。

>>>>

矫治器治疗

若难以通过行为引导纠正宝宝的不良唇习惯,或唇习惯已经造成继发牙颌畸形,就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制作破除不良唇习惯的矫治器,例如唇挡、前庭盾等均可用于破除不良唇习惯。

>>>>

对症治疗

若宝宝已发生轻微的慢性唇炎,则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应保证充足的饮水,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及谷物,补充维生素。适量使用适合儿童的刺激性小的润唇膏。若唇炎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总结一下

宝爸宝妈们一定要

及时发现并纠正宝宝的咬唇、舔唇习惯哦!

读完本文我们再来温习下正畸的文章

尹星博士谈正畸——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矫治(二)

尹星博士谈唇腭裂正畸 —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矫治(一)

尹星博士谈唇腭裂正畸——复杂牙槽突裂的治疗(二)

专家简介

尹星,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主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博士,师从著名正畸专家邹淑娟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美国隐适美隐形矫治认证医师,时代天使隐形矫治认证医师,美国Charles H. Tweed国际正畸研究中心认证医师,中国Tweed正畸研究中心青年教官,国际牙科研究协会、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世界正畸联盟、美国正畸医师学会、欧洲骨整合学会会员。擅长各种唇腭裂畸形正畸,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美国国立卫生院基金1项,美国加州再生医学研究院基金1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3篇,并多次在口腔医学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

爱心修复 笑语新生

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以上内容皆为华西设计原创。所有文章,照片,图纸及相关设计版权皆为华西设计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