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问题,要找靠谱的牙医
很多专家、大V今天可能会跟大家介绍儿童牙科的常见疾病和预防,哪怕是儿童牙科,疾病的种类和预防、治疗也是种类繁多,难以一言而尽的。但是所有的口腔疾病基本上都离不开口腔科就诊和治疗,很多人对于口腔科就诊还是心存害怕,这种害怕是个世界性的现象叫牙科畏惧症,又称牙科焦虑症或牙科恐惧症,是指患者对口腔科治疗有紧张不安、焦虑害怕甚至恐惧心理,治疗过程中出现尖叫、抗拒或逃避行为的综合症。据报道75% ~90%的牙科畏惧症产生于儿童时期。牙医新语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如何减少和消除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增强患儿就诊时的合作程度,提高医疗效率,让孩子有愉快的就诊体验并拥有完美的笑容。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儿童口腔疾病的就诊率不及10%,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家长不重视认为乳牙反正会掉,孩子对医院的恐惧抵触。往往儿童到口腔科就诊的时机是口腔疾病发展较为严重了,加之医疗资源的相对缺乏,儿童牙科的号源紧张,双职工家长请假带孩子就诊不易,因此家长带孩子就诊希望当次快速解决问题的诉求较为强烈。往往在儿童第一次就诊(口腔初诊)时,就进行诊疗操作,在口腔临床工作中,机器轰鸣音、探针等尖锐器械都会使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大量资料显示,不良的牙科就诊经历是导致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尽管很多口腔医生已掌握很好的口腔诊疗技术,但并不是所有的口腔医生都愿意或能够完成儿童的口腔治疗工作。医生缺乏接诊技巧不能获取患儿的诊疗合作是致使大量儿童口腔疾病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儿童由于处于发育时期,思维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自我意识等发育尚未完成,心理活动不稳定,易受他人影响的阶段。这是儿童容易在口腔科就诊过程中害怕的原因,但是这也是我们便于对儿童做好正向行为诱导的基础。牙医新语建议家长采取这样的办法。
一、从小做好基础的口腔知识教育。
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培养规律的刷牙漱口习惯。可以采取和孩子一起阅读相应的保护口腔的绘本,例如《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河马医生》等等,以及各种早教课程中爱护牙齿的相关知识教育。
恐惧来源于未知,当孩子对于口腔医生、口腔疾病产生的原因、口腔治疗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概念后,有足够的铺垫情况下,当他/她真的至口腔科就诊时,恐惧就相对可控。
二、口腔初诊体验的选择。
尽量选择涂氟、或口腔检查等项目,作为儿童的口腔初诊选择。有研究证实,口腔就诊时,儿童最为恐惧的是金属注射器和探针,害怕疼痛和噪音。选择涂氟或口腔检查这种相对温和的诊疗项目,让儿童更易于接受,就诊顺利完成后,对其进行及时的肯定和奖励,也能建立他/她对口腔医生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自信心。
三、就诊前的演示和沟通
当儿童存在龋病、牙髓病、外伤等需要口腔科操作的疾病就诊前,建议家长在就诊前与儿童进行沟通,安慰他/她这次的就诊与涂氟和检查很类似,有条件的家长(关注并阅读了牙医新语相关文章的家长)可以对治疗过程向孩子进行生动的、比喻性的介绍。,如将“牙钻比喻为推土机、牙钻磨牙比喻为拆旧房子、牙钻磨牙的声音比喻为小电动车的声音⋯⋯抛光比喻为给新房穿衣服”等。
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在2014年的指南中将行为管理技术分为两类:基础行为管理技术和高级行为管理技术。基础行为管理技术包括沟通、告知⁃演示⁃操作、询问⁃告知⁃询问、语言控制、非语言交流、正强化、分散注意力等等。其中Tell-Show-Do是非常重要的行为管理内容。预先给孩子进行演示,有助于后续诊疗的顺利进行。
四、与口腔医生的沟通
不同的口腔医生工作时间长了以后,都会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儿童口腔医生,是口腔医生群体中最具有耐心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忙碌的一个群体。如果有条件的家长,建议在诊疗之前,与儿童口腔医生进行交流,主要交流孩子的病情、喜好等,便于口腔医生快速、顺畅的与孩子沟通。
五、口腔就诊环境的选择。
尽量选择专门的儿童口腔诊疗机构就诊,选择布置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候诊区与诊室,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在候诊的时候,与孩子交流张贴儿童卡通画,用儿童易懂的语言进行儿童口腔保健的宣教。年龄小的患儿比较好安抚,容易受环境干预影响。但是年龄稍大的患儿,进入学习阶段后知识面的扩大,社会接触面扩大,容易受同龄有口腔科问诊经验的患儿影响,这种时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对同行患儿做正向引导。
牙医新语,祝所有的大宝贝和小宝贝们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完美的笑容,六一节日快乐^_^